7月22日,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透露,蜂巢能源正全力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与量产进程,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在其2.3GWh的半固态量产线上,试生产第一代容量为140Ah的半固态电池。
这款电池不仅标志着蜂巢能源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将作为宝马MINI下一代车型的专用电池,预计于2027年开始大规模供应,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蜂巢能源在半固态电池领域还有其他规划,今年将量产第一代半固态能量密度为300Wh/kg的软包电池,其成本优势显著;而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提升至360Wh/kg,容量为78Ah。
在全固态电池方面,蜂巢能源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将达到400Wh/kg,容量为68Ah,主要瞄准低空飞行和汽车两大应用领域。全固态电池因其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安全性,被视为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蜂巢能源在这一领域的提前布局,无疑将为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蜂巢能源的固态电池布局并非孤例。7月以来,A股市场多家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或量产时间,固态电池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其中,孚能科技宣布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6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公司计划在2026年将全固态电池产能进一步放大至GWh级别。
长安汽车则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同样达到400Wh/kg。德尔股份也表示,其固态电池已通过UN38.3认证,为后续拓展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并正在积极推进固态电池中试线的建设。
材料端与设备端同样释放出产业化的积极信号。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固态电池专用材料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而四川赛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一期项目首批生产设备也顺利进场,即将进行安装调试。这些项目的推进,为固态电池的量产提供了坚实的材料与设备保障。
据国投证券统计,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出货量有望增长到11.1GWh,到2030年预计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量产进程的加速推进,其在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中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益达,一个为了更好生活的“滚王”,...
如果说自驾游最重要的不是抵达,而是沿途的风景。看完全中国最难忘的...
,IT之家从传音控股官方获悉,5月24日,传音ISMARTU孟加...
全新换代的蔚来智能电动全能SUV——ES6于昨晚正式上市。201...
5月21日,“一汽丰田智能电混技术发布暨新卡罗拉上市发布会”在珠...
说到青岛这个城市,大家都能想到什么呢?是高峻挺拔的崂山?还是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