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5G揽海”融合应用发展大会在沪举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供图
截至2023年底,上海各基础电信企业已累计建设涉海5G基站1800个、4G基站1491个,实现了从沿海到近海、远海区域的广泛覆盖,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涉海基站的布局上,各基础电信企业主要是采用共建共享方式、高中低多频协同覆盖技术,建立地面站、海岛站,同时利用海上风电升压站、海上钻井平台、小型浮标等扩展覆盖距离。
这是澎湃新闻记者8月6日从“5G揽海”融合应用发展大会发布的《“5G揽海”海洋覆盖和融合应用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获得的信息。
《报告》披露,2023年上海的海洋生产总值达9901.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0%,形成了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三大支柱产业。
随着5G、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融合应用不断加速,赋能传统海洋产业逐步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也催生了一批海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了海洋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比如,上海移动携手华为,完成了全球首个“2.6G 64T双拼超视距精品网”的商用验证,推动5G网络向海洋延伸,可有效满足进出港业务线上办理、海上事故救助、远程指挥和洋山港国际货运船员网页浏览、高清视频通话、高清直播等数据业务需求。
又如,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自研的海上5G终端设备,内置专有的针对海洋无线信号传播特性的天线列阵,与现有5G基站完美结合。试点测试显示,5G网络最远离岸距离达到83.79公里,上海长江口网速下行速率达124.27Mbps、上行速率达4.95Mbps。
上海电信与中国联通合作建设的4G+5G基站已达900多座,完成了长江口离岸10公里内4G/5G全覆盖,近海30公里内覆盖率已达70%,远海50公里内覆盖率也达到50%。
此外,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共建共享700Mhz 5G站点,并全量共享2.6GhZ 5G站点,目前已实现北槽深水航道、南槽航道、南支航道、长江航道、远海45公里海域良好覆盖,共新建海岛站4个,覆盖距离最远提升至75公里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也首次实现了主要区域5G网络覆盖。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益达,一个为了更好生活的“滚王”,...
如果说自驾游最重要的不是抵达,而是沿途的风景。看完全中国最难忘的...
,IT之家从传音控股官方获悉,5月24日,传音ISMARTU孟加...
全新换代的蔚来智能电动全能SUV——ES6于昨晚正式上市。201...
5月21日,“一汽丰田智能电混技术发布暨新卡罗拉上市发布会”在珠...
说到青岛这个城市,大家都能想到什么呢?是高峻挺拔的崂山?还是清爽...